哈尼人是一個和茶有著不解情緣的民族。和許多生活在云南大地上的少數民族一樣,茶在哈尼人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飲料,承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從古到今,源遠流長,茶和一個民族的生活息息相關,已經形成了哈尼人特有的茶文化。
關于茶的起源,哈尼族人民中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遠古的時候,有個哈尼小伙子獵獲了一頭兇豹,他請來寨里的人一起飲酒吃肉。席間,大家盡興地跳起了舞,直到通宵達旦口干舌燥。主人便煮了一鍋水給眾人解渴。當鍋里的水即將漲開時,大風吹得樹葉紛紛落下,樹葉隨風飄進鍋里。大家喝后感到這水比平時的水好喝,苦中帶甜還有清香。后來就常采摘那樹葉來泡水喝,并且將樹種在房前屋后,并取名“老潑”,也就是茶葉。古代哈尼人的口感和我們的一樣,肉食之后喝云南的大葉種茶,更感舒適通泰,甘甜暢美。
很多資料表明,哈尼族種茶的歷史十分悠久,那些歷經千年仍然郁郁郁蔥蔥,為人類奉獻著新綠的茶林,就是一個民族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和深厚文化的最好見證。在哈尼族的聚居區,從鎮沅的千家寨到瀾滄的邦崴,從普洱的茶樹箐到勐海的南糯山,哪里有哈尼族,哪里就有古茶樹,哪里有大茶園,哪里就有哈尼族。正如唐朝陸龜蒙《茶人》一詩所言:“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趣。”
哈尼人在上千年的歲月中,已經形成了地種到哪里,茶樹就種到哪里的習慣。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從哀牢山西北部的鎮沅古茶樹到勐海賀松的大茶王,從無量山及普洱茶山箐的大茶樹到南糯山人工栽培的大茶樹和大茶園,不僅反映了哈尼族對茶葉種植的傳播史,實際上也是古代哈尼族遷徙的一條路線。茶用它的清香野趣陪伴著一個民族生息發展的漫長旅程,讓艱辛的旅途多了幾分溫馨和詩意。哈尼人栽種的大茶樹、大茶園從古至今就是普洱茶原料的重要來源。
千百年來在哈尼族的生活中,茶已經融入生命融入血液,在民俗風情中隨處可以尋見它的蹤影。在婚姻生活中,男方到女方家提親,茶是必不可少的禮物之一。女兒出嫁到婆家,父母送她的陪嫁物品中,也少不了要給她帶上一點茶葉。似乎是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女兒:今后的日子就像飲茶一樣,先苦后甜,回味悠長,蘊藏著深刻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茶是哈尼族待客不可缺少的飲料,而且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形式??腿说郊遥欢ㄒ戎魅似愫玫牟杷呐轮缓纫豢?,也是對主人一片真情的回報。喝得越多,主人越高興。如果一口不喝,則會讓主人覺得客人看不起自己,待客的熱情會受到打擊。和茶相伴千年,哈尼族人民的性格也如茶一樣,質樸、醇厚。茶被他們賦予了文化的含義,它代表的是仁義,敬意和純潔的心性。居住在南糯茶山上的亻愛尼人(哈尼族的一個支系)還發明了頗有特色的“土鍋茶”,哈尼語叫“繪圖老潑”。先取來山間流淌的清清泉水,裝進土鍋用火塘里的炭火燒開,再放入南糯山的名茶“南糯白毫”,在滾水中煮五六分鐘,茶香就會在火塘邊彌漫開來,直沁入人的心脾。這種茶水湯色黃綠,清香潤喉,喝一口下去,主人待客的真情和著大自然的純樸氣息,直抵心靈最柔軟的部位,讓你永遠不會忘記。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喝茶又是另外一種風格。那里盛產竹子,哈尼族就發明了喝竹筒茶,將茶葉和水裝進鮮竹筒內,放到火上燒開。茶的香味和竹子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還沒喝就讓人舌底生津。
在哈尼族悠久的歷史歲月中,茶對民族文化的建立、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溫潤生活,調節人間關系。客來敬茶,以茶贈親友等純樸的民風,具有很好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讓人的感情更豐富和美好。哈尼人從小就學種茶、采茶和制茶,他們中的一些人成為普洱茶業中的著名茶人,為普洱茶的傳承和傳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